主管:郑州联勤保障中心
主办:中部战区总医院
编辑出版:《联勤军事医学》编辑部
邮发代号:38-219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国际刊号:ISSN 2097-2148
(曾用:1009-2595)
国内刊号:CN 42-1931/R
(曾用:CN 42-1602/R)
曹正旺 喻田甜 刘 坤 郑山根. 丹酚酸B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诱导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研究[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2, 36(12): 954-958.
目的 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 Sal B)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 PDGF-BB)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本研究采用20 ng/ml PDGF-BB 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建立细胞增殖模型,通过不同浓度的 Sal B (12.5,25,50和100 μmol /L)进行干预,采取 Cell Counting Kit-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和增值,筛选 Sal B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通过划痕试验和Transwell 迁移实验评估Sal B对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 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 CDK2)、基质金属蛋白酶 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 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 ERK1/2)表达及磷酸化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Sal B处理后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DGF-BB组相比,50 μmol/L Sal B能显著抑制PDGF-BB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CNA、Cyclin D1和CDK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MP-2、p-Akt、p-ERK1/2 的表达水平(P<0.05),对PDGF-BB诱导的 MMP-9蛋白表达则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 结论 Sal B 可显著抑制 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 MMP-2蛋白表达及Akt、ERK1/2磷酸化水平有关。
赵 永 黄 萍 郭子文 汪 琼.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差异基因及信号通路[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2, 36(12): 959-966.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基因与信号通路。方法 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COPD组和正常组基因表达数据,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法(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建立COPD的基因共表达网络和识别共表达模块,以共表达模块中高系数模块和差异基因中共同靶点作为COPD的作用靶点,用Genecards和DisGeNET疾病库来进行验证,得到COPD的关键基因。对关键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基因本体功能(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并通过Cytoscape建立关键靶点、生物过程和通路的互作网络。再通过CytoHubba插件提取前10的Hub基因进一步筛选出COP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输入到全面医学文献检索与基因云分析系统(Gene-Cloud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GCBI)进行转录因子的分析。结果 从GEO数据库得到COPD相关差异基因3138个,与WGCNA中的turquoise模块取交集,验证后得到37个COPD的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磷酸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和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and serthreonine protein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CytoHubba筛选得到的前10的核心基因为:BRCA1、TNS1、FLT3、LGALS3、ITGB3、VWF、BCL2L1、TGM2、SPARC、PIK3CA,其中PIK3CA、BRCA1、ITGB3、VWF、FLT3、BCL2L1均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转录因子分析结果中Sp1、Sp3可同时调控多个COPD关键基因的表达,而核心基因BRCA1、SPARC可被Sp1等多个转录因子调控。 结论 BRCA1、TNS1、FLT3、LGALS3、ITGB3、VWF、BCL2L1、TGM2、SPARC、PIK3CA与COPD发展密切相关,这些核心基因通过调控PI3K-Akt等信号通路,参与到细胞迁移、细胞基质、黏附斑以及抗氧化能等生物过程中进而调节COPD的发展。
马建新 林小强 叶金宝 许小华 邹鹏程 许永志 梁声强.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对活动期和预后不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测价值[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2, 36(12): 972-977.
目的 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FAR=FIB/ALB)对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重度活动性SLE以及预后不良SL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治疗的SLE患者143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将患者分为稳定期、活动期,重度活动性SLE、非重度活动性SLE,临床缓解、预后不良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FAR对活动性SLE、重度活动SLE、预后不良预测价值。结果 活动期患者SLEDAI、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FIB、FAR、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抗dsDNA、抗dsDNA阳性率均高于稳定期,ALB、补体C3均低于稳定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G、FAR、ESR、抗dsDNA(+)均为活动性SLE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968、3.698、2.114、2.727),C3为活动性SLE保护因素(OR=0.552)(P均<0.05)。FIB、ALB、FAR预测活动性SLE的AUC分别为0.707、0.699、0.769,预测重度活动性SLE的AUC分别为0.713、0.716、0.769,FAR对活动性SLE、重度活动性SLE预测价值高于FIB、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SLEDAI、FIB、FAR、ESR、抗dsDNA、抗dsDNA(+)明显高于临床缓解组,ALB低于临床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LEDAI、FAR、ESR、抗dsDNA (+)均为活动性SLE预后不良独立影响因素(OR分别为3.212、2.512、1.697、3.879,P均<0.05)。FAR预测活动性SLE预后不良的AUC为0.734(0.614~0.853),最佳截断值为99.50mg/g。结论 FAR对活动性SLE、重度活动性SLE、预后不良SLE有较高预测价值,且为活动性SLE以及预后不良影响因素。
韩 娟 孙庆梅 赵 媛 马小花. 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与产前诊断结果的相关性研究[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2, 36(12): 985-988.
【摘要】 目的 探讨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及分布情况的相关性,以提高异常胎儿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2018-03/2021-10月在作者医院诊断出现NT增厚,且行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及微缺失的404例孕妇,按照NT增厚是否合并其他高危因素将所有病例分为单纯性NT临界增厚(47例)、单纯性NT增厚(238 例)、NT增厚合并孕妇高龄(63例)、NT增厚合并胎儿结构异常(56例)四组,比较四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染色体异常分布情况及妊娠结局。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404例NT增厚病例中,通过羊水产前诊断共检测染色体核型异常36例(8.91%)、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80例(19.80%),其中单纯NT临界增厚检出率为6.38%(3/47)、17.02%(8/47),单纯性NT增厚检出率为5.46%(13/238)、11.76%(28/238),NT增厚合并高龄检出率为14.29%(9/36)、38.10%(24/63),NT增厚合并胎儿结构异常检出率为19.64%(11/56)、35.71%(20/56)。通过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总体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67,P<0.01)。结论 NT增厚将提示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增高,是早孕期筛查的一项重要超声指标,当合并有其他高危因素时,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会显著增高。对NT增厚的胎儿进行早期染色体核型及微缺失分析,是避免染色体异常儿出生的重要手段。
赵灵巩 王丰昀 张文仟 张宗仁. 青年男性高原脱适应期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2, 36(12): 1006-1009.
【摘要】目的 分析青年男性从高原返回平原后的血尿酸(serum uric acid, UA)水平和相关因素,为预防和诊治高原脱适应期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进入海拔高度4200~4400m高原工作1年,后返回平原地区的青年男性797例为观察对象,分别在进入高原之前和从高原返回平原第21天采集静脉血样本,检测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U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血糖(glucose,GLU),分析UA的变化水平和相关因素。结果 从高原返回平原第21天,观察对象的UA、RBC、HGB浓度、HCT,以及TG和空腹GLU显著高于进入高原之前(P<0.001),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显著低于进入高原之前(P<0.001)。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UA升高的相关因素,发现UA升高与RBC、HGB浓度、HCT、TG和GLU缺乏相关性(P>0.05),而与BMI具有正相关性(P <0.05)。结论 青年男性人群从海拔4200~4400m的高原工作1年返回平原之后的高血酸水平与红细胞增多无关,而与BMI有关。
秦保东 焦晓栋 臧远胜. 军队年轻恶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2, 36(12): 1010-1012.
目的 探讨年轻军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生存。方法 纳入51例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年轻军队恶性实体瘤患者,通过电子病例收集患者临床信息与预后信息,分析该类人群的一般临床特征、瘤种分布、肿瘤分期、治疗策略以及预后生存等特点。结果 51例年轻军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中位诊断时间为34岁,甲状腺癌(31/51)、泌尿系肿瘤(8/51)为常见瘤种,其中44例患者为军队常规体检发现,48例为早期病例,3例为晚期伴全身多发转移病例。48例早期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早期外科手术干预,2例晚期患者接受姑息外科手术,1例患者仅接受晚期一线靶向治疗。3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21.0个月,1年生存率为95.9%。结论 年轻军队恶性实体瘤患者存在特异地肿瘤谱,且多为体检发现、早期病例、预后较好,体现了该类人群进行常规肿瘤筛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杨 照 秦伟栋 胡 悦 马 臻 赵文亮. 第五轮学科评估与建设世界一流军医大学的研究进展[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2, 36(12): 1025-1028.
学科评估旨在科学评价大学学科建设水平,从而提升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并推动学科发展。教育部经历多次学科评估改革后逐步回归人才质量本位,而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开展恰逢编制体制改革后军队院校转型发展关键时期,改革目标对军医大学提出的人才强军战略与此轮评估出发点相统一。作为培养军队卫勤保障力量的摇篮,军医大学在此轮评估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结合当前国际多变形势背景,深入剖析历次学科评估的变化与新一轮导向,并探究其内涵要求与建设世界一流军医大学的共同目标,对谋求军医大学向世界一流军事院校跨越提出实质性建议。
版权所有 © 《联勤军事医学》编辑部
地址: 武汉市武珞路627号中部战区总医院
邮编: 430070
电话: 027-50772782;027-50772784
E-mail: hngfyx@163.com;lqjsyx@vip.163.com
网址: lqjsyx.magtechjournal.com